柳政办〔2016〕166号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16-12-01 14:42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委、办、局,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柳州市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20161024柳州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1125 

    

  柳州市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12           

  

第一篇   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一章  发展环境……………………………………………………1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6 

  第三章  主要目标…………..………………………………………8 

  第二篇   主要任务 

  第四章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11 

  第五章  普及发展学前教育………………………………………14  

   第六章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16   

   第七章  优质发展高中教育………………………………………17   

  第八章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18 

  第九章  做精做强职业教育………………………………………19 

 第十章  创新发展高等教育.……………………………………24 

  第三篇   机制改革 

  第十一章  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25 

  第十二章  深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26 

   第十三章  深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27   

  第十四章  深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28  

  第十五章  深化教育科研制度改革.………………………………29 

  第四篇   保障措施 

  第十六章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30 

  第十七章  加强教育督导.…………………………………………31 

  第十八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33 

  第十九章  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35 

  第二十章  大力实施教育惠民政策.………………………………38 

  第二十一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40 

  第二十二章  坚持依法治教.………………………………………45 

  第二十三章  强化学校安全管理.…………………………………47 

  附录1………………………………….…………………………… 50 

  附录2………………………………….…………………………… 54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统筹规划柳州市教育事业,推动柳州教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篇  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全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不断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教育公平,为柳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十二五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23所(不含在柳区属学校),在校生64.52万人。有幼儿园664所(其中民办幼儿园619所),在园儿童12.75万人;中小学735所(其中民办中小学34所),在校生47.79万人;市属高职院校、中等职校、技工学校20所(其中民办职校、技校4所),在校生7.27万人。另有区属驻柳高等院校、中等职校、技工学校9所。全市教职工总数(不含区属学校)为4.26万人。 

  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294.01亿元教育经费投入年平均增幅达14.72%以上(2010年教育经费总投入39.43亿元,2011年教育经费总投入4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5.88%2012年教育经费总投入5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0%2013年教育经费总投入55.62亿元,比上年增长7.5%2014年教育经费总投入6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9%2015年教育经费总投入77.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74%)。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项目,启动实施了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基本建设三年攻坚战,启动实施市一中等迁建工程,推进职教园区后期扩建、广西高级技工学校迁建工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弘扬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三大行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培育学校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教育质量逐步提升,全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出台政策与文件,确立了义务教育工作重点由两基攻坚转向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经费投入重点向农村学校、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 

  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同步推进,优质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目前,全市共有24所普通高中(其中市区12所,县域12所;公办22所,民办2所)。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6所,使全市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数量达到16所。全市共有普通高中在校生5.7万人,比十一五期末增加0.6万人。柳州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一直位列全区前茅,2013 -2015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区文科总分状元 

  调整专业布局结构,内涵发展职业教育。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职教园区各项建设目标,3所市属职校顺利通过教育部国示校验收,促进城乡职校共管共建成果服务当地职业教育发展,建成了10开放共享、工学结合、服务生产大型公共实训基地,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孵化了一批成效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果2014年,作为广西唯一一个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柳州市教育局再次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新体系,创新发展继续教育。各级政府和学校每年投入教师培训经费近1500万元。教育培训经费逐年增加,2015年市本级投入教师培训经费达800万元。深入推进教师的全员培训,完善和落实国培、区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培训体系。每年通过实施国培区培计划,培训教师4000多人次;实施市、县()两级培训计划,集中培训教师5.16万人次。同时与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有331名校长和300名教师成为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在全市中小学校实施《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柳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目前,全市已经建立起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落实惠民政策,不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出台《柳州市持居住证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段学校实施意见》,规范管理机制,逐步消除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障碍,不断提高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十二五期末,市区小学在校生人数11.254万人,非市区户籍在校生人数4.936万人,约占市区小学在校生总数的43%。市区初中在校生人数5.388万人,非市区户籍在校生人数2.257万人,约占市区初中在校生总数的41% 

  实行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坚持中考各学科成绩及总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不给学校和学生排队或公布名次,不公布学生的原始分数。坚持实行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普通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将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招生指标直接分配给各初中学校,2015年定向推荐生比例达到51%,极大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取消择校生,取消公办普通高中的三限政策。继续实行免试保送生政策和特长生政策。 

  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市教师数量不断增加,2015年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数比2010年增加650人;全市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施教师均衡发展工程,在2014年试点的基础上,在广西率先推行全市性的县属教师轮岗2014-2015学年,全市轮岗交流教师达2333名;2015-2016学年,全市轮岗交流教师达2308名,促进了城乡教师队伍的均衡配置。逐步建立和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完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改革分配制度,绩效工资工作平稳实施。教师质量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共有 5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22名教师获得自治区特级教师称号;15名教师获得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98名教师获得自治区八桂优秀乡村教师,64名教师获得自治区优秀班主任称号。 

  着力扶持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积极开展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十二五期间,柳州市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9.21万人次,拨付资助资金6.73亿元。中央、自治区、市本级、各县区共拨付5.09亿元专项资金对全市18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国家的资助政策得到有效的落实,保障贫困学生顺利上学,确保没有一人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促进了教育公平,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2011-2015年市本级共投入经费2.6亿元进行电教、信息化建设,建成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3500余间,实现市区学校全部班级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率先在广西各城市中小学校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市区中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化配备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教育城域网实现全面升级改造和扩容,共接入170个单位,覆盖市区全部公办中小学校。在2011-2015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信息化设备项目建设中,统筹经费8550万元,为农村初中、中心校、村小普通教室配置多媒体电子白板远程教学设备及教学资源,建设校园班班通网络,教师备课电脑,学生机房。实现各教室接入宽带互联网,把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引入课堂。有效改善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市教育事业在十二五期间取得较大发展,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当前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十三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教育,克服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实施实业兴市 开放强柳战略,为打造成为产业集聚、要素集聚、人口集聚的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高素质的人才。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紧紧围绕提升质量这一战略主题,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以新理念、新定位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国民教育、内涵丰富的优质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全体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工作方针。在柳州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协调发展、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着眼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切实把教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 

  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协调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推进城乡一体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关注弱势群体受教育问题,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促进教育公平,加快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协调发展。 

  改革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创新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现代教育体系。 

  提高质量: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第三章   主要目标 

  十三五期间,在广西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建成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先进城市,建成广西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保持全市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度等主要指标位于广西领先水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初步建成科学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实现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打造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资源丰富的优质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大力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健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20年,争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本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需求,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所有县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优质发展高中教育。扩大普通高中规模,满足初中毕业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到202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达到5.8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继续建设一批示范、特色普通高中,示范、特色高中在校生达到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70%以上。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到2020年,实现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区)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创建3所自治区级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全市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形成柳州教育品牌。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在全区率先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以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深入推动全市职业教育关键领域的改革、创新与发展,加快全市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努力打造柳州职业教育升级版,将柳州建设成为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面向西江经济带开放融合的广西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巩固和提升柳州作为广西职业教育制高点的地位。到2020年,全面建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有效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实现服务柳州、示范广西、影响全国、辐射东盟的目标。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扩大城乡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率,保障农村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全面推进残疾儿童少年全纳教育。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和免学费政策,努力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变教育行政职能,实现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办学,管办评分离的教育行政体制。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学校治理体系。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利用督政和督学对教育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    

    

  第二篇   主要任务 

    

  第四章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培养目标体系。到2020年,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所有学校和学生全覆盖。加强各级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和创新研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并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模式。巩固完善德育工作网络体系,建成一批家庭教育工作示范校,中小学家长学校覆盖率达到80%,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到2020年,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覆盖率要达到100%,建成一批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和骨干学校,建立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稳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一)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加强公民意识和法治教育。大力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德,增强国家认同,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依法治国、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和依法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培养学生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普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进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凝聚力。 

  (二)加强中小学德育常规管理和创新研究 

  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加强德育工作专项研究,创新德育模式,改进德育方法,优化德育手段,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建立全员育人制度,加强德育常规管理,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体系,落实德育工作督导机制。 

  ——建立健全并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推动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三)巩固德育工作网络体系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实验区和示范校创建工作。 

  (四)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心理辅导室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心理辅导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和规范要求,制定适合本区域教育教学实际的建设指导意见,要加强指导、增加经费投入,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到2020年,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覆盖率要达到100%,建成一批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和骨干学校,初步构建起市、区域、学校三级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体系。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教育。认真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方法与手段,到2020年,初步形成适应本地教育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落实心理健康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分期分批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轮训,制定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出台《柳州市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意见》。2020年,建成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稳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第五章   普及发展学前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继续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到2020年,基本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城区(县城)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幼儿在园人数达到11.5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规划建设一批幼儿园,实现乡镇中心园全覆盖,每个县区至少有1所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 

  逐步建立健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紧紧围绕扩容、提质、普惠的总体要求,着力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努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投入,继续规划建设一批幼儿园,实现乡镇中心园全覆盖,每个县区至少有1所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 

  大力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在新建住宅小区的规划与建设中,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住宅小区教育设施建设规定,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财政性经费投入的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必须办成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和扶持一批多元普惠幼儿园。加大市本级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奖补力度。2020年,城市公办幼儿园及多元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超过50%,县域公办幼儿园及多元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超过80% 

  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建立扶持民办幼儿园的长效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创新发展机制,鼓励公办园、示范园与民办园、薄弱园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集团化办园,充分发挥各级示范园、龙头园的作用,激发各类幼儿园办园活力,推动不同层面幼儿园共同提高。 

  加强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完善落实幼儿园审批、登记、注册、年检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动态管理。加强幼儿园安全监管,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第六章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到2020年,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本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需求,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力争到2018年,全市整体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双线控辍工作目标责任制,每年签订柳州市实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标责任书,明确市、县两级政府的责任,确保义务教育巩固率达标。 

  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区建设,着力缓解城市择校热、大班额现象。坚持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规范办学行为,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不得将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入学和升学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利用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第七章   优质发展高中教育 

  扩大普通高中规模,满足初中毕业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到202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达到5.8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继续建设一批示范、特色普通高中,示范、特色高中在校生达到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70%以上。 

  不断扩大普通高中规模。统筹规划高中教育发展,新建、改建、扩建一批普通高中,着力解决普通高中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图书馆、体育场地和学校用地面积不足问题,力争万人口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达到自治区平均水平。 

  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继续实施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推进特色高中建设,以自治区特色高中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一批具有独特文化和教学特色的普通高中。积极探索综合高中的办学模式。 

  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课程设置方案,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发展地方课程,开发自主课程。加强高中生生涯规划设计,将高中生生涯规划纳入高中选修课程。建立和完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大力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实施符合普通高中新课程要求的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推行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过程记录及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快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建立普通高中课程资源库,加快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创新教学改革和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发展。逐步扩大优质普通高中定向招生的比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八章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全市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加强特殊教育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市特殊教育学校逐步扩大残疾人高中教育部(班)规模,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适合各类残疾儿童早期康复的教育机构。  

  加强特殊教育保障水平。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开展自治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创建工作。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加强特殊教育管理与研究,为特殊教育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教学计划,依托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和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随班就读师资培训和巡回指导,努力提高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 

    

  第九章 做精做强职业教育 

   十三五期间,柳州将以在全区率先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以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深入推动全市职业教育关键领域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加快全市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打造柳州职业教育升级版,将柳州建设成为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面向西江经济带开放融合的广西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巩固和提升柳州作为广西职业教育制高点的地位。到2020年,全面建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有效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实现服务柳州、示范广西、影响全国、辐射东盟的目标,使职业教育成为柳州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完善体系建设,建设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 

  ——实施职业教育贯通发展工程。以专业(群)为纽带,率先在装备制造、汽车工程等10-15个专业群开展试点,广泛建立职业院校发展共同体,统筹城乡之间、院校之间协调发展。到2020年,实现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办学,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纵向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横向贯通,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现代职教体系。 

  ——实施职业教育规模发展工程。到2016年,实现全市三所高职院校都达到万人以上办学规模。到2020年,实现市一职校、市二职校也能达到万人办学规模,在柳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1万人,建成一批支撑现代职教体系发展的骨干职业院校群体,真正形成学技术到柳州的强大辐射力,全面建成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 

  (二)深化产教融合,建设广西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 

  ——实施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工程。按照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广西千亿元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柳州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实施产业专业集群发展模式,重点建设现代装备制造、车辆工程、通信技术、轨道交通工程等17个专业集群,到2020年,建成一批面向汽车、机械支柱产业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装备制造、汽车服务、现代物流及轨道交通类专业;建成一批国内有影响力、广西一流的生产性服务及城市服务类专业,提高职业教育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匹配度和契合度,优化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布局。 

  ——实施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工程。以对接和服务全市支柱产业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推进职业教育院校资源的集聚和整合,推进行业企业资源的深度参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按照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城乡一体联动、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巩固深化广西汽车产业职教集团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到2020年,建成机械产业、现代服务业、轨道交通等3-5个行业和区域性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校企之间、院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良好发展态势,打造国内领先、广西特色的产教融合和资源共享平台,形成产教对话协作机制,实现产业链与专业链的无缝对接、互动演进,建设面向西江经济带开放融合的广西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 

  ——实施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工程。采取与企业共同建立技术应用及推广中心、共建大师工作室等形式,积极参与并服务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及新技术应用推广。重点建设5-6个技术应用及推广中心或工作室,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攻关服务,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共同研究符合柳州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新技术、新工艺,助推企业生产技术改造升级。加大社会培训及服务力度,职业院校每年的社会培训规模达到10万人次以上,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三)加大国际引领,建设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 

  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工程。结合柳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以建设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为契机,以贯彻落实《柳州市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为抓手,以国际标准为引领,创新开展柳州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加快推进柳州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高职业教育对产业的引领作用,更好地助推柳州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四)打造职教园区升级版,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实施职业教育园区升级工程。全面完成职教园区的规划建设,到2020年,柳州职教园区将建成集柳州市一职校、柳州市二职校、广西高级技工学校等三所中职学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分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等三所高职院校及柳州理工学院、广西科技大学汽车学院等两所本科院校体系完备的职业教育集中区,届时,园区学历教育办学规模将达到7万人。通过组建职教园区管委会,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实现职教园区集约共享的功能,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到2020年,将职教园建设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平台、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装备制造与汽车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成为柳州引领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示范窗口。 

  ——实施职业能力建设工程。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的工作思路,立足柳州,辐射全区及西江经济带,建设广西(柳州)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设置汽车制造检测及维修技术实训中心、机械制造实训中心、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及信息工程实训中心、质量技术公共检测检验中心、轨道交通实训中心等6个实训中心,突出高端培养,紧盯企业技术进步,瞄准市场需求变化,完善服务功能,创新运行机制,优化培训模式,建立政府主导,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社会化运作的公共培训平台,实现教学、科研、技能鉴定、社会培训功能整合,将其打造成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示范基地。 

  (五)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发展软实力 

  ——实施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工程。以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为抓手,使职业院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加巩固,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完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依法治校、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多元参与的职业院校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职业院校自身吸引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明显提高。 

  ——实施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建立柳州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信息资源库,到2020年,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支持和鼓励市属高等职业院校和柳州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建2-3个广西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施柳州职业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造就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职业教育领军人物,培养一批优秀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 

  ——实施职业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工程。引导柳州区域内各职业院校围绕柳州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以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为核心,实施产业-专业集群与品牌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扶持和建设10个左右产业-专业集群、20-25品牌专业+实训基地,以改革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柳州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培育打造柳州职业教育特色品牌。 

  ——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及报告制度,全面提升柳州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柳州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提供足够的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第十章 创新发展高等教育 

  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支持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从独立学院转设为柳州理工学院,并实现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广西科技大学汽车学院建设。加大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等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力度,重点支持1-2所优势突出的职业院校跻身国内同类院校一流行列。到2020年,全市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5万人,柳州城市高校聚集区功能进一步强化。 

  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贯通衔接。充分利用柳州职业教育园区资源积聚优势,加大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3+2”高职加本科职业教育办学和“3+4”中职加本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力度,研究制定体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系统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实训载体、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有机衔接,构建完善中等、高等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及贯通发展立交桥 

  深化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以推进国家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为契机,创新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机制,充分发挥职教集团各方在协同育人、招生招工、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校企共同研究专业设置、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平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第三篇  机制改革 

    

  第十一章   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加强市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统筹和服务,促进县级政府积极构建学前教育体系,合理布局公办幼儿园,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展高中段教育,保障教育投入,改善教师待遇,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实行市县为主、政府统筹、行业参与、社会支持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市、县政府加强规划、政策、资源的统筹,其他部门协调配合,行业企业积极参与。 

  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综合应用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并依法进行监督。通过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减少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干预。 

    

  第十二章   深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鼓励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探索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合作办学,促进薄弱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依法落实对民办教育的有关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全市扶持、规范、引导、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机制,研究制定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管理办法,创新民办教育发展机制和运营模式,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民办教育创新机制体制和育人模式的改革,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依法加强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民办学校准入制度,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制定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体系,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督检查。依法明确民办学校变更、退出机制,推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逐步建立民办学校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 

    

  第十三章   深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完善中小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及校务会议制、校务公开制、职工代表大会制。充分发挥由社区代表和家长代表等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对有关学校发展、校本课程的设置、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校园安全等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决策,主动争取所在社区(街道)、乡镇和家长等社会各方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监督,推进学校参与社区教育工作。完善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 

  完善民办学校治理机制。督促民办学校规范董(理)事会运行方式和决策程序,理顺董(理)事会与校行政的关系,确保校长依法行使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权。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保证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第十四章   深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 

  认真贯彻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政策,确保改革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统一部署及有关政策规定,积极协助自治区推进我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确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各项工作积极稳妥、平稳有序进行,确保改革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加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考试组织工作水平。做足做实十三五期间每一次考试前期工作准备,建立健全科学、规范、严密的考试管理体系,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扎实做好每一次考试组织实施工作,不断提高考试组织工作水平,确保十三五期间各项考试工作圆满顺利完成。继续稳步推进全市中考与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管理改革,整合各种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开发全市中考与普通高中招生网上管理服务平台,力争到2020年,建成中考与普通高中招生网上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全市中考网络一体化管理,全面提升全市中考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管理水平。 

  加强考试安全建设,扎实做好保密工作。以试卷安全保密为核心,坚持预防为主、积极防范的方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进一步强化安全保密管理措施,确保十三五期间各级各类考试安全保密万无一失,不发生任何泄密、失密事件。 

  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坚持和完善政府统筹、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考试环境整治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公安、保密、信息、无线电管理等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重点防范和打击有组织、有预谋的团伙舞弊、雇人代考或替考以及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作弊等严重舞弊行为,确保十三五期间各类考试不发生大面积群体舞弊事件。坚决杜绝招生考试工作人员参与、组织、纵容考试作弊等恶性事件发生。 

  加强招生考试宣传服务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深入地开展招生考试宣传工作,拓宽宣传途径,为招生考试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认真做好招生考试服务工作,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服务环境,不断提高招生考试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统筹推进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充分考虑柳州建设超大城市的战略规划,以及市县教育布局的调整规划,在全市新建、扩建一批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使之能够全面满足全市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需要。 

    

  第十五章   深化教育科研制度改革 

  全市教育科研工作要以有效服务于教育行政决策、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升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为重要方向,有效支撑教育方式的转变,服务于学校教育更好地育人为本、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全面形成柳州市教育科研的特色、优势和品牌,促进教育实践创新;有效创设宽松的科研体制和学术环境,培育和形成具有本土性和原创性的学术成果,促进教育理论创新。到2020年,为打造柳州靓丽的教育名片,力争把柳州建成广西教育名城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完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建立层次分明、职责明确、运转灵活的市、县(区)、校三级教育科研管理体制。 

  创新教育科研发展机制。以课题研究为主体、学术团队建设为重点、科研培训为动力、基地建设为依托,带动全市教育科研水平提升。   

  加强教育科研绩效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活动有效开展。各类学校教育科研人员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应用研究,推进校本研究,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方法和新策略。逐步建立教育科研绩效评价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绩效水平奠定基础。 

    

  第四篇  保障措施 

    

  第十六章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提高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中小学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建立完善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建立健全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教育、监督、惩治相结合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 

    

  第十七章  加强教育督导 

  深化教育督导改革,督促政府切实履行教育责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督促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教育教学质量;创新开展督学责任区工作,使教育督导常态化、经常化,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开展中小学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依托专业监测平台,探索质量监测新机制。 

  加强督政力度,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开展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针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科学整合工作内容,有效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探索开展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督促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履行教育监管、服务和指导职责,促进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完善督学机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将学生的全面发展、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等纳入学校督导评估体系中。开展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督导评估制度。建立督学责任区建设长效机制。深入推进督学责任区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建立和完善督导责任区长效机制,加强经常性督查和指导,构建市、县(区)、学校三位一体督导网络体系。完善教育督导体制,重视督导结果运用。建立健全教育督导报告制度、公示制度、约谈制度、奖惩制度、限期整改制度、复查制度,主动回应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提高督导工作权威性和实效性。开展第三方评价在督导工作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试行与同级政府部门联动督导、购买专业评价服务、开展社情民意调查、跨地区督导合作等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和网络技术,构建教育督导网络信息平台,提高教育督导现代化水平。 

  探索质量监测新机制,发挥督导推力作用。加强质量监控工作研究,建立教育质量监控常态化机制,每1-2年开展一次全市性的学科质量监测,引导社会、家长正确评价教育质量,指导学校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的依据。 

  完善教育督导机构,加强督导队伍专业培训。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委员会机构作用,相对独立行使教育督导职权,完善教育督导的各项职能。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育督导专业队伍,加强专兼职督学队伍遴选、培训和考核,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督学培训,加强责任督学的专业培训,提升督学专业素质,不断提升教育督导专业化水平。 

    

  第十八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坚持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以补足配齐为重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以农村教师为重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以提升专业化水平为重点,实施教师队伍强质增量工程。到 2020年,教师数量基本满足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教师结构性矛盾基本缓解,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基本理顺,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提高,形成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提升师德建设水平。加强师德教育,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完善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坚持师德师风评价与专业水平评价相结合,规范教师从教,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建立优秀教师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一是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积极选派教师、校长参加国家、自治区级培训,构建市、县(区)、学校三级联动的教师培训体系,分级制定培训规划,基本形成以国培、区培、市级培训为引领、县(区)培训为支撑、校本研修为基础的教师培训格局。建立完善职业院校与高校、企业联合培训教师的有效机制。二是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建设柳州市教师培训中心,扶持每个县(区)各建设好一个教师培训机构,争创自治区示范性市、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加强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培训专家库。三是优化教师培训内容和方式。将教师专业标准、师德教育、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通识课程列入教师培训必修模块。以项目为抓手,着力推进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深度融合,探索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四是落实培训经费。教师培养培训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强经费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推进教师、校长交流机制。完善城镇优质师资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制度。继续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相关部门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切实把教师支教轮教经历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适时选派城镇学校教师、校长到教育先进地区,选派农村学校教师、校长到市区学校挂职学习交流。建立完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定期交流机制。 

  完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一是规范管理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标准,按规定及时核定高职、中职、特殊教育学校编制,定期对学校教职工编制违规使用及吃空饷问题进行清理,各级编制部门应将非教育系统改革调整出来的编制优先用于中小学校。二是规范中小学校编外聘用教师管理。出台《柳州市区中小学校聘用教师管理暂行办法》,核定聘用教师控制数,提高和保障聘用教师工资待遇,对市区公办中小学校编外聘用教师实行与聘用学校在编教师同等待遇。三是严格控制教学辅助人员用编数量,按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补充学校生活管理等工勤人员,财政部门按后勤服务聘用人员控制数及时拨付相关经费四是实行区考县管校聘的管理机制,区考即自治区级统一组织教师招聘考试;县管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履行对中小学教师的公开招聘、岗位设置、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实行人事、编制事项报备制;校聘即学校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负责教师的日常管理和使用。各县区要成立教师管理中心,统筹管理校长和教师。五是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与教师考核评价、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相配套的退出机制和保障政策。六是完善教师、校长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以政府主导,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制等部门密切配合的教师管理机制,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在中小学教师招聘、培训、考核、交流等方面的管理职责。理顺校长管理权限,积极推行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机制。   

  加大教职工激励举措。完善教师岗位聘任管理制度。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考评机制、绩效工资制度,加大教师表彰奖励力度。完善教师参与民主治校制度。完善教师住房建设政策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 

    

  第十九章  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市区学校严格按照《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及《柳州市中小学布点规划(2010-2020年)》,对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标准化建设,整体规划建设好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达到教育现代化办学要求,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保障适龄儿童平等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对柳江县现有的中小学布点规划进行重新修编,按照修编后的布点规划要求,对柳江县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标准化建设,使学校达到教育现代化办学要求。进一步改善柳江县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通过新建、改扩建现有高中阶段校舍,扩大办学规模。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通过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简称全面改薄),使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生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县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实现农村薄弱学校有教室、有课桌椅、有厕所、有开水、有床位等最基本办学条件的目标。 

  农村学前教育进一步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力争到2020年底前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新建中心幼儿园、并利用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改造为幼儿园,同时在农村学校或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并配备足够的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设施等,满足基本办园需要。 

  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为改善高中办学条件,缓解全市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满足适龄学生就读普通高中的迫切需求,通过新建、改扩建现有高中校舍,扩大办学规模,并启动市一中迁建、新建铁一中柳东校区的工作。 

  进一步完善职教区布局。加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分院一期建设进度,适时启动二期建设工作。积极配合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开展迁建相关工作,尽快实现新校园办学。进一步完善铁职院、城职院、一职校、二职校办学条件,扩建教学、生活用房等基础设施。 

  加强城市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完善城市学校建设标准;通过对学校建设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建设标准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校舍安全、适用,防止追求建设豪华学校。科学安排教育基本建设投资,政府保障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投入,公办幼儿园、普通高中和高职院校等基本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贷款、融资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积极探索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设立教育建设基金,保障各阶段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 

  加强农村学校工程建设。强化组织领导,规范项目申报程序,遵循安全、节俭、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把满足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基本需要放在首位,着力加强全面改薄项目推进,积极争取落实各级各类资金,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同时将中小学及幼儿园的项目建设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评。 

  市区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规划。全市2016-2020年市区中小学校、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共涉及105所学校134个项目,总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规划投资总额约50.8亿元。工程主要包括继续完成三年攻坚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项目以及职教园区建设等。 

  十三五期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规划。全市2016-2020年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共涉及983所学校,规划投资总额34.29亿元。其中,高中11所,规划投资6.41亿元,初中79所,规划投资9.7亿元,小学679所,规划投资14.2亿元,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规划投资1.09亿元,幼儿园205所,规划投资2.89亿元。涉及土建项目共2926个,规划投资28.47亿元;设施设备购置规划投资5.82亿元。 

    

  第二十章    大力实施教育惠民政策 

 (一)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教育帮扶计划,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加强精准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基本办学条件。 

  统筹各类资金计划投入2.89亿元支持具备条件的贫困地区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幼儿入园难问题,且基本满足办园需求 

  统筹各类资金计划投入全面改薄项目24.98亿元,建设校舍面积130万平方米,采购设备购置585万台(件/套)。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生活条件。 

  支持贫困县继续新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学校,举办多种形式的高中阶段教育。统筹各类资金计划投入 6.41亿元建设11所普通高中,建设校舍面积33万平方米,购置设施设备73.98万台(件/套),帮助贫困地区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支持每个县办好1所新型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到2020年,基本达到国家和自治区办学标准。指导和支持每个贫困县的县级中专办好1-2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支持融水县、三江县职业学校申报自治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职业教育基地,更好地服务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实施精准资助,帮助贫困学生无障碍就学。 

  进一步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在现有资助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档资助,对特困生给予重点资助。对资助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确保建档立卡户子女的资助一个不能少。对具有广西户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实施15年免费教育,即免除学前教育保教费,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 

  ——组织精准帮扶,确保结对帮扶衔接到位。 

  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和学生的结对帮扶体系。全面覆盖贫困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和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提高贫困县的招生比例。中职学校优先录取贫困地区学生,在普通高中设立定向扶贫班,从高等教育入口向贫困县、乡、村进行政策倾斜,扩大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帮助全市贫困地区更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落实精准就业,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保障。 

  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推进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等,推动企业提前介入职业教育,全程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断提高职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契合度,提高职校学生就业率。实施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就业创业帮扶计划,建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帮扶制度,对两后生进行免费再培训,有效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二)健全和完善资助政策和工作机制,加强管理  

  健全资助工作的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加大督查力度,确保资助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确保应助尽助。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资助政策,优先资助农村建档立卡户子女,对农村建档立卡户子女逐步实施15年免费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根据精准扶贫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校学习期间进行精准管理,全程帮扶,使其完成学业。 

  (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免费午餐工作 

  免费午餐覆盖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市区特殊教育学校加强对免费午餐的安全卫生、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注重免费午餐的营养搭配,不断提高免费午餐的质量。 

    

  第二十一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目标,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各方重视,多方参与,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支撑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服务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实现三通城区全面覆盖,农村基本覆盖,到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平均每班级4M带宽接入,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和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室比例分别达100%85%以上,高中阶段学校多媒体教室比例达100%80%以上的市区学校具有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校本特色。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到2017年,100%的全市教师都通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2020年实现课堂信息化教学常态化、普通化。 

   (一)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推广和应用

加强全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完善和推广,建立完善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到2020年,全面建成内容丰富、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的柳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区域教学质量提升和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完善柳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全市资源和应用的集聚,为学校、社会教育机构、教师、学生、家长提供统一的信息化服务。 

  ——全面建设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抓手,逐步建立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开发应用机制,引导高等院校、教育研究机构、社会教育机构、教育相关企业以及基础教育学校广泛参与和协同建设,建设一批区域性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积极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和政策环境,形成柳州市特色教育资源与服务体系。 

  (二)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 

  以资源共享为原则,全面推进智慧教育数据中心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完成柳州市智慧教育云数据中心建设,各学校全面接入云服务平台的管理类应用,教师使用教研类应用的有效参与率达90%以上。 

  ——推进智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工程。采用“云”+“端”的技术架构,启动市教育云数据中心和云灾备中心项目,实现一城两中心教育云一体化平台建设,搭建全市信息应用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以及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涵盖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信息的智慧教育基础数据库。 

  ——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升工程。按照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要求,搭建智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学生、教职工、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考试与评价、教育质量监管体系等信息化管理。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管理规范化、高效化,实现教育信息跨校、跨区域、跨单位的交互共享。

  ——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以信息化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全面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全面加快职业院校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转变,开发建设柳州职业教育基础数据平台,建设一批在广西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职业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建设柳州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中心,巩固提升柳州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 

  (三)提升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进一步提高智慧教育信息化普及率,提升信息系统在教育体系的应用。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信息化教学激励机制,实现90%以上的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城镇及农村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 

  ——大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学生信息素养。重点推进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项目和资源,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对教师进行提升培训,实现90%以上的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的兴趣和意识,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完善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拓展教师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推动信息化教学常态化、普遍化。 

  (四)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 

  ——重点推进“数字校园”示范校工程。采取政府推动、示范引领、分步实施的方式,推动各中小学校实现基础设施、教育教学资源、业务管理系统、师生应用能力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完成国家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全市三所示范校的数字化建设基础上,扩大自治区级、市级示范校建设。加快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与融合应用,推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学习环境建设,搭建课程资源与知识共享环境、科研协作平台和数字化应用平台。 

  ——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模式。积极利用成熟技术和平台,拓展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方式,统筹推进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优化教学模式,以人人通的广泛、深度应用进一步体现校校通”“班班通的综合效能。 

——构建一体化智能运维体系。智慧教育运维体系应实现统一组织机构管理、统一网络和数据中心运维、统一标准规范指导、统一服务商准入管理、统一技术支持、统一运维服务管理体系、统一运维资金保障。 

  (五)推动智慧教育标准与规范体系建设 

  ——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评估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柳州市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和评估标准,推进教育行政部门与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柳州市教育体系信息化整体发展。 

  ——教育信息化应用和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建设完整的软硬件环境,进一步建立推广、应用、管理对应的相关体系,保证系统得到充分的利用。 

  ——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建设。设立教育信息化专项研究课题,开展信息化推进政策措施、教育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智慧教育建设和运营模式等方面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通过信息化试点校和柳州试点项目的创新,引导全市教育信息化快速、高效、稳步发展。 

    

  第二十二章   坚持依法治教 

  在全面实现全市中小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普及率达100%的基础上,通过建设和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不断总结青少年法治教育经验,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推动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和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完善教育依法行政管理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工作。建立和完善全市教育系统的行政执法体系建设。 

  全面培养青少年法治素质。结合七五普法工作规划,把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素质,作为全市各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法治教育体系,建立学生法律素质评价标准。把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体系,将法治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法治教育网络,不断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水平。 

  全面推进教育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做到行政执法主体合法,程序规范,适用法律正确。通过制定教育系统工作制度,保障教育行政执法工作责任的落实,并建立责任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保障完善的行政执法体系。推行评议考核制度,健全行政执法错案赔偿制度和行政执法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的监督作用。加强机关公务员法律学习培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 

  深化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进程。开展全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推进全市教育系统法治化进程。推动制定教育地方性法规,强化地方性立法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导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断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公共管理,提高学校制度化、法治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水平。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校章程建设为抓手,并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指导和督促学校依法办学、依法管理。 

  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制定部门法律顾问制度,完善部门法律顾问建设工作。定期组织参加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续职)考试,加强教育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及人员培训,储备执法力量,做好执法人员经考核后执证上岗工作。推动学校普法队伍建设,落实法治宣传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进校园,增强教育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三章  强化学校安全管理 

  在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营造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校安全文化,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加大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全市学校安全基础设施配备达到国家标准,安全管理队伍进一步健全,为师生创造安全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 抓共管安全管理责任制,形成统一高效、运作协调的安全监管体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格局。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幼儿园)设立专职学校安全工作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多种途径相结合筹建专职校园安全工作日常督查队伍,形成市、县(区)、学校三级安全监管网络。 

  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学校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应急设施设备、应急场所等必要基础设施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 

  实施安全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依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公开遴选有资质的保安公司,聘用经过培训、持证、年富力强,符合安全管理需要的保安员,强化校园的门卫值守和内部巡逻防范,确保24小时有人巡、有人防,人防建设达标;保安员按标准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校园应建有门卫室,根据实际情况建有危险物品保管室,治安复杂地段校园应建有警务室,以加强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系。到2020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应建有不低于2的围墙或实体屏障,全部实行封闭性管理。加强校园防恐反恐、防个人极端暴力应急队伍建设,各学校应常期建立一支10人以上,配备必要的装备的队伍。根据防恐防暴要求,校园大门一定区域应建有防撞设施。物防建设更加规范;严格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国家标准GB/T29315-2012),校园一定区域(门卫、保安室)安装有紧急报警(一键通报警)装置,入侵报警装置,重点部位安装有视频监控,建有视频监控室,实行专人监控、维护。视频监控实现与公安机关联网,技防建设进一步完善。实施校园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工程,切实夯实学校安全工作基础。 

  强化宣传教育和演练。强调形式创新、渠道拓展、形式多样和分类提高,整合、丰富校园安全教育资源,提高安全宣传教育有效性和针对性。落实应急救援演练要求,加强中小学生应急避险和避灾知识培训及宣教,强化中小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及应急避险演练,各部门联合开展学校师生火场逃生、自然灾害避灾、交通事故避险、暴力侵害应对等安全事件应对逃生的实操训练,提高教育系统师生应急逃生及自护自救能力。提高弱势、特殊学生群体的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安全监管队伍、安全教育课师资的培训。 

  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建设市区教育系统监控视频网络一体化平台,实现对市区内学校监控的实时调取,促进与公安天网平台共享。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工作档案及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类学校,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密切与各综治职能成员单位的联系,确保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工作符合综合治理的有关要求。 

  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通过项目扶持、加大投入、示范引领等方式,推进和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营造安全、法治、和谐的校园环境。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1月29日印发

 

 


历史规划(归档供查阅)

柳政办〔2016〕166号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委、办、局,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柳州市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20161024柳州市第十四届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1125 

    

  柳州市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12           

  

第一篇   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一章  发展环境……………………………………………………1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6 

  第三章  主要目标…………..………………………………………8 

  第二篇   主要任务 

  第四章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11 

  第五章  普及发展学前教育………………………………………14  

   第六章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16   

   第七章  优质发展高中教育………………………………………17   

  第八章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18 

  第九章  做精做强职业教育………………………………………19 

 第十章  创新发展高等教育.……………………………………24 

  第三篇   机制改革 

  第十一章  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25 

  第十二章  深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26 

   第十三章  深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27   

  第十四章  深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28  

  第十五章  深化教育科研制度改革.………………………………29 

  第四篇   保障措施 

  第十六章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30 

  第十七章  加强教育督导.…………………………………………31 

  第十八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33 

  第十九章  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35 

  第二十章  大力实施教育惠民政策.………………………………38 

  第二十一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40 

  第二十二章  坚持依法治教.………………………………………45 

  第二十三章  强化学校安全管理.…………………………………47 

  附录1………………………………….…………………………… 50 

  附录2………………………………….…………………………… 54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统筹规划柳州市教育事业,推动柳州教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篇  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全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不断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教育公平,为柳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十二五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423所(不含在柳区属学校),在校生64.52万人。有幼儿园664所(其中民办幼儿园619所),在园儿童12.75万人;中小学735所(其中民办中小学34所),在校生47.79万人;市属高职院校、中等职校、技工学校20所(其中民办职校、技校4所),在校生7.27万人。另有区属驻柳高等院校、中等职校、技工学校9所。全市教职工总数(不含区属学校)为4.26万人。 

  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294.01亿元教育经费投入年平均增幅达14.72%以上(2010年教育经费总投入39.43亿元,2011年教育经费总投入45.69亿元,比上年增长15.88%2012年教育经费总投入5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0%2013年教育经费总投入55.62亿元,比上年增长7.5%2014年教育经费总投入6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29%2015年教育经费总投入77.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74%)。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项目,启动实施了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基本建设三年攻坚战,启动实施市一中等迁建工程,推进职教园区后期扩建、广西高级技工学校迁建工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坚持立德树人,大力弘扬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三大行动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培育学校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教育质量逐步提升,全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出台政策与文件,确立了义务教育工作重点由两基攻坚转向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经费投入重点向农村学校、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问题。 

  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同步推进,优质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目前,全市共有24所普通高中(其中市区12所,县域12所;公办22所,民办2所)。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6所,使全市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数量达到16所。全市共有普通高中在校生5.7万人,比十一五期末增加0.6万人。柳州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一直位列全区前茅,2013 -2015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区文科总分状元 

  调整专业布局结构,内涵发展职业教育。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职教园区各项建设目标,3所市属职校顺利通过教育部国示校验收,促进城乡职校共管共建成果服务当地职业教育发展,建成了10开放共享、工学结合、服务生产大型公共实训基地,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孵化了一批成效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果2014年,作为广西唯一一个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柳州市教育局再次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新体系,创新发展继续教育。各级政府和学校每年投入教师培训经费近1500万元。教育培训经费逐年增加,2015年市本级投入教师培训经费达800万元。深入推进教师的全员培训,完善和落实国培、区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培训体系。每年通过实施国培区培计划,培训教师4000多人次;实施市、县()两级培训计划,集中培训教师5.16万人次。同时与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有331名校长和300名教师成为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在全市中小学校实施《继续教育登记制度》《柳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目前,全市已经建立起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落实惠民政策,不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出台《柳州市持居住证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段学校实施意见》,规范管理机制,逐步消除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障碍,不断提高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十二五期末,市区小学在校生人数11.254万人,非市区户籍在校生人数4.936万人,约占市区小学在校生总数的43%。市区初中在校生人数5.388万人,非市区户籍在校生人数2.257万人,约占市区初中在校生总数的41% 

  实行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坚持中考各学科成绩及总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不给学校和学生排队或公布名次,不公布学生的原始分数。坚持实行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普通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将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招生指标直接分配给各初中学校,2015年定向推荐生比例达到51%,极大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取消择校生,取消公办普通高中的三限政策。继续实行免试保送生政策和特长生政策。 

  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市教师数量不断增加,2015年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数比2010年增加650人;全市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施教师均衡发展工程,在2014年试点的基础上,在广西率先推行全市性的县属教师轮岗2014-2015学年,全市轮岗交流教师达2333名;2015-2016学年,全市轮岗交流教师达2308名,促进了城乡教师队伍的均衡配置。逐步建立和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完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改革分配制度,绩效工资工作平稳实施。教师质量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共有 5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22名教师获得自治区特级教师称号;15名教师获得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98名教师获得自治区八桂优秀乡村教师,64名教师获得自治区优秀班主任称号。 

  着力扶持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积极开展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十二五期间,柳州市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9.21万人次,拨付资助资金6.73亿元。中央、自治区、市本级、各县区共拨付5.09亿元专项资金对全市18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国家的资助政策得到有效的落实,保障贫困学生顺利上学,确保没有一人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促进了教育公平,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2011-2015年市本级共投入经费2.6亿元进行电教、信息化建设,建成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3500余间,实现市区学校全部班级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率先在广西各城市中小学校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市区中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化配备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教育城域网实现全面升级改造和扩容,共接入170个单位,覆盖市区全部公办中小学校。在2011-2015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信息化设备项目建设中,统筹经费8550万元,为农村初中、中心校、村小普通教室配置多媒体电子白板远程教学设备及教学资源,建设校园班班通网络,教师备课电脑,学生机房。实现各教室接入宽带互联网,把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引入课堂。有效改善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市教育事业在十二五期间取得较大发展,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当前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十三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教育,克服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实施实业兴市 开放强柳战略,为打造成为产业集聚、要素集聚、人口集聚的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高素质的人才。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紧紧围绕提升质量这一战略主题,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以新理念、新定位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国民教育、内涵丰富的优质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全体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工作方针。在柳州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协调发展、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着眼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切实把教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 

  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协调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推进城乡一体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关注弱势群体受教育问题,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促进教育公平,加快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差距,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协调发展。 

  改革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确立现代教育理念,创新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现代教育体系。 

  提高质量: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第三章   主要目标 

  十三五期间,在广西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建成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先进城市,建成广西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保持全市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度等主要指标位于广西领先水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初步建成科学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实现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打造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资源丰富的优质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大力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健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20年,争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本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需求,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所有县区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优质发展高中教育。扩大普通高中规模,满足初中毕业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到202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达到5.8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继续建设一批示范、特色普通高中,示范、特色高中在校生达到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70%以上。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到2020年,实现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区)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创建3所自治区级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全市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形成柳州教育品牌。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 

  ——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在全区率先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以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深入推动全市职业教育关键领域的改革、创新与发展,加快全市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努力打造柳州职业教育升级版,将柳州建设成为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面向西江经济带开放融合的广西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巩固和提升柳州作为广西职业教育制高点的地位。到2020年,全面建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有效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实现服务柳州、示范广西、影响全国、辐射东盟的目标。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扩大城乡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率,保障农村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全面推进残疾儿童少年全纳教育。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和免学费政策,努力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变教育行政职能,实现政府依法行政,学校依法办学,管办评分离的教育行政体制。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学校治理体系。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利用督政和督学对教育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    

    

  第二篇   主要任务 

    

  第四章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培养目标体系。到2020年,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所有学校和学生全覆盖。加强各级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和创新研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并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模式。巩固完善德育工作网络体系,建成一批家庭教育工作示范校,中小学家长学校覆盖率达到80%,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到2020年,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覆盖率要达到100%,建成一批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和骨干学校,建立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稳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一)深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加强公民意识和法治教育。大力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德,增强国家认同,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依法治国、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和依法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培养学生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普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进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凝聚力。 

  (二)加强中小学德育常规管理和创新研究 

  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加强德育工作专项研究,创新德育模式,改进德育方法,优化德育手段,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建立全员育人制度,加强德育常规管理,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体系,落实德育工作督导机制。 

  ——建立健全并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推动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三)巩固德育工作网络体系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实验区和示范校创建工作。 

  (四)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心理辅导室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心理辅导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和规范要求,制定适合本区域教育教学实际的建设指导意见,要加强指导、增加经费投入,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到2020年,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覆盖率要达到100%,建成一批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和骨干学校,初步构建起市、区域、学校三级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体系。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教育。认真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方法与手段,到2020年,初步形成适应本地教育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落实心理健康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分期分批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轮训,制定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出台《柳州市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意见》。2020年,建成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稳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第五章   普及发展学前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继续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到2020年,基本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城区(县城)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幼儿在园人数达到11.5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规划建设一批幼儿园,实现乡镇中心园全覆盖,每个县区至少有1所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 

  逐步建立健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紧紧围绕扩容、提质、普惠的总体要求,着力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努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多形式、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财政投入,继续规划建设一批幼儿园,实现乡镇中心园全覆盖,每个县区至少有1所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 

  大力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在新建住宅小区的规划与建设中,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住宅小区教育设施建设规定,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政策。财政性经费投入的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必须办成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和扶持一批多元普惠幼儿园。加大市本级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奖补力度。2020年,城市公办幼儿园及多元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超过50%,县域公办幼儿园及多元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超过80% 

  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建立扶持民办幼儿园的长效机制。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创新发展机制,鼓励公办园、示范园与民办园、薄弱园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集团化办园,充分发挥各级示范园、龙头园的作用,激发各类幼儿园办园活力,推动不同层面幼儿园共同提高。 

  加强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完善落实幼儿园审批、登记、注册、年检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动态管理。加强幼儿园安全监管,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第六章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到2020年,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基本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需求,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力争到2018年,全市整体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双线控辍工作目标责任制,每年签订柳州市实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标责任书,明确市、县两级政府的责任,确保义务教育巩固率达标。 

  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布局调整规划,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区建设,着力缓解城市择校热、大班额现象。坚持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规范办学行为,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不得将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入学和升学依据,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利用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第七章   优质发展高中教育 

  扩大普通高中规模,满足初中毕业学生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到202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达到5.8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继续建设一批示范、特色普通高中,示范、特色高中在校生达到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70%以上。 

  不断扩大普通高中规模。统筹规划高中教育发展,新建、改建、扩建一批普通高中,着力解决普通高中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图书馆、体育场地和学校用地面积不足问题,力争万人口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达到自治区平均水平。 

  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继续实施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推进特色高中建设,以自治区特色高中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一批具有独特文化和教学特色的普通高中。积极探索综合高中的办学模式。 

  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课程设置方案,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发展地方课程,开发自主课程。加强高中生生涯规划设计,将高中生生涯规划纳入高中选修课程。建立和完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大力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实施符合普通高中新课程要求的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推行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过程记录及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快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建立普通高中课程资源库,加快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创新教学改革和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发展。逐步扩大优质普通高中定向招生的比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八章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全市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加强特殊教育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体系。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市特殊教育学校逐步扩大残疾人高中教育部(班)规模,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和公办幼儿园,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适合各类残疾儿童早期康复的教育机构。  

  加强特殊教育保障水平。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开展自治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创建工作。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加强特殊教育管理与研究,为特殊教育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教学计划,依托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和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随班就读师资培训和巡回指导,努力提高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 

    

  第九章 做精做强职业教育 

   十三五期间,柳州将以在全区率先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以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深入推动全市职业教育关键领域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加快全市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打造柳州职业教育升级版,将柳州建设成为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面向西江经济带开放融合的广西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巩固和提升柳州作为广西职业教育制高点的地位。到2020年,全面建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有效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实现服务柳州、示范广西、影响全国、辐射东盟的目标,使职业教育成为柳州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一)完善体系建设,建设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 

  ——实施职业教育贯通发展工程。以专业(群)为纽带,率先在装备制造、汽车工程等10-15个专业群开展试点,广泛建立职业院校发展共同体,统筹城乡之间、院校之间协调发展。到2020年,实现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办学,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纵向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横向贯通,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现代职教体系。 

  ——实施职业教育规模发展工程。到2016年,实现全市三所高职院校都达到万人以上办学规模。到2020年,实现市一职校、市二职校也能达到万人办学规模,在柳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1万人,建成一批支撑现代职教体系发展的骨干职业院校群体,真正形成学技术到柳州的强大辐射力,全面建成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 

  (二)深化产教融合,建设广西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 

  ——实施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工程。按照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广西千亿元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柳州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实施产业专业集群发展模式,重点建设现代装备制造、车辆工程、通信技术、轨道交通工程等17个专业集群,到2020年,建成一批面向汽车、机械支柱产业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装备制造、汽车服务、现代物流及轨道交通类专业;建成一批国内有影响力、广西一流的生产性服务及城市服务类专业,提高职业教育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匹配度和契合度,优化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布局。 

  ——实施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工程。以对接和服务全市支柱产业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推进职业教育院校资源的集聚和整合,推进行业企业资源的深度参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按照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城乡一体联动、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巩固深化广西汽车产业职教集团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到2020年,建成机械产业、现代服务业、轨道交通等3-5个行业和区域性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校企之间、院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良好发展态势,打造国内领先、广西特色的产教融合和资源共享平台,形成产教对话协作机制,实现产业链与专业链的无缝对接、互动演进,建设面向西江经济带开放融合的广西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 

  ——实施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工程。采取与企业共同建立技术应用及推广中心、共建大师工作室等形式,积极参与并服务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及新技术应用推广。重点建设5-6个技术应用及推广中心或工作室,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攻关服务,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共同研究符合柳州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新技术、新工艺,助推企业生产技术改造升级。加大社会培训及服务力度,职业院校每年的社会培训规模达到10万人次以上,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三)加大国际引领,建设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 

  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工程。结合柳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以建设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为契机,以贯彻落实《柳州市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为抓手,以国际标准为引领,创新开展柳州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加快推进柳州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高职业教育对产业的引领作用,更好地助推柳州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四)打造职教园区升级版,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实施职业教育园区升级工程。全面完成职教园区的规划建设,到2020年,柳州职教园区将建成集柳州市一职校、柳州市二职校、广西高级技工学校等三所中职学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分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等三所高职院校及柳州理工学院、广西科技大学汽车学院等两所本科院校体系完备的职业教育集中区,届时,园区学历教育办学规模将达到7万人。通过组建职教园区管委会,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实现职教园区集约共享的功能,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到2020年,将职教园建设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平台、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装备制造与汽车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成为柳州引领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示范窗口。 

  ——实施职业能力建设工程。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的工作思路,立足柳州,辐射全区及西江经济带,建设广西(柳州)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设置汽车制造检测及维修技术实训中心、机械制造实训中心、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及信息工程实训中心、质量技术公共检测检验中心、轨道交通实训中心等6个实训中心,突出高端培养,紧盯企业技术进步,瞄准市场需求变化,完善服务功能,创新运行机制,优化培训模式,建立政府主导,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社会化运作的公共培训平台,实现教学、科研、技能鉴定、社会培训功能整合,将其打造成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示范基地。 

  (五)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发展软实力 

  ——实施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工程。以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为抓手,使职业院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加巩固,现代学校制度逐步完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办学活力显著增强,办学质量不断提高,依法治校、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多元参与的职业院校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职业院校自身吸引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明显提高。 

  ——实施师资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建立柳州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信息资源库,到2020年,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支持和鼓励市属高等职业院校和柳州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建2-3个广西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施柳州职业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造就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职业教育领军人物,培养一批优秀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 

  ——实施职业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工程。引导柳州区域内各职业院校围绕柳州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以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为核心,实施产业-专业集群与品牌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扶持和建设10个左右产业-专业集群、20-25品牌专业+实训基地,以改革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柳州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培育打造柳州职业教育特色品牌。 

  ——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及报告制度,全面提升柳州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柳州打造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提供足够的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第十章 创新发展高等教育 

  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支持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从独立学院转设为柳州理工学院,并实现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广西科技大学汽车学院建设。加大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等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力度,重点支持1-2所优势突出的职业院校跻身国内同类院校一流行列。到2020年,全市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5万人,柳州城市高校聚集区功能进一步强化。 

  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贯通衔接。充分利用柳州职业教育园区资源积聚优势,加大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3+2”高职加本科职业教育办学和“3+4”中职加本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力度,研究制定体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系统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实训载体、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有机衔接,构建完善中等、高等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及贯通发展立交桥 

  深化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以推进国家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为契机,创新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机制,充分发挥职教集团各方在协同育人、招生招工、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校企共同研究专业设置、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平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第三篇  机制改革 

    

  第十一章   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切实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加强市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统筹和服务,促进县级政府积极构建学前教育体系,合理布局公办幼儿园,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展高中段教育,保障教育投入,改善教师待遇,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实行市县为主、政府统筹、行业参与、社会支持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市、县政府加强规划、政策、资源的统筹,其他部门协调配合,行业企业积极参与。 

  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综合应用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并依法进行监督。通过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减少没有法律依据的行政干预。 

    

  第十二章   深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鼓励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探索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合作办学,促进薄弱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依法落实对民办教育的有关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全市扶持、规范、引导、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体制和政策机制,研究制定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管理办法,创新民办教育发展机制和运营模式,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民办教育创新机制体制和育人模式的改革,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依法加强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民办学校准入制度,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制定民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体系,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督检查。依法明确民办学校变更、退出机制,推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逐步建立民办学校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 

    

  第十三章   深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完善中小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及校务会议制、校务公开制、职工代表大会制。充分发挥由社区代表和家长代表等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对有关学校发展、校本课程的设置、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校园安全等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决策,主动争取所在社区(街道)、乡镇和家长等社会各方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监督,推进学校参与社区教育工作。完善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 

  完善民办学校治理机制。督促民办学校规范董(理)事会运行方式和决策程序,理顺董(理)事会与校行政的关系,确保校长依法行使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权。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保证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第十四章   深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 

  认真贯彻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政策,确保改革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统一部署及有关政策规定,积极协助自治区推进我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确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各项工作积极稳妥、平稳有序进行,确保改革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加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考试组织工作水平。做足做实十三五期间每一次考试前期工作准备,建立健全科学、规范、严密的考试管理体系,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扎实做好每一次考试组织实施工作,不断提高考试组织工作水平,确保十三五期间各项考试工作圆满顺利完成。继续稳步推进全市中考与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管理改革,整合各种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开发全市中考与普通高中招生网上管理服务平台,力争到2020年,建成中考与普通高中招生网上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全市中考网络一体化管理,全面提升全市中考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管理水平。 

  加强考试安全建设,扎实做好保密工作。以试卷安全保密为核心,坚持预防为主、积极防范的方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进一步强化安全保密管理措施,确保十三五期间各级各类考试安全保密万无一失,不发生任何泄密、失密事件。 

  加强考试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坚持和完善政府统筹、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考试环境整治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公安、保密、信息、无线电管理等各部门的协调配合,重点防范和打击有组织、有预谋的团伙舞弊、雇人代考或替考以及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作弊等严重舞弊行为,确保十三五期间各类考试不发生大面积群体舞弊事件。坚决杜绝招生考试工作人员参与、组织、纵容考试作弊等恶性事件发生。 

  加强招生考试宣传服务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深入地开展招生考试宣传工作,拓宽宣传途径,为招生考试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认真做好招生考试服务工作,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服务环境,不断提高招生考试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统筹推进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工作。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充分考虑柳州建设超大城市的战略规划,以及市县教育布局的调整规划,在全市新建、扩建一批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使之能够全面满足全市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需要。 

    

  第十五章   深化教育科研制度改革 

  全市教育科研工作要以有效服务于教育行政决策、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提升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为重要方向,有效支撑教育方式的转变,服务于学校教育更好地育人为本、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全面形成柳州市教育科研的特色、优势和品牌,促进教育实践创新;有效创设宽松的科研体制和学术环境,培育和形成具有本土性和原创性的学术成果,促进教育理论创新。到2020年,为打造柳州靓丽的教育名片,力争把柳州建成广西教育名城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完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建立层次分明、职责明确、运转灵活的市、县(区)、校三级教育科研管理体制。 

  创新教育科研发展机制。以课题研究为主体、学术团队建设为重点、科研培训为动力、基地建设为依托,带动全市教育科研水平提升。   

  加强教育科研绩效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活动有效开展。各类学校教育科研人员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应用研究,推进校本研究,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方法和新策略。逐步建立教育科研绩效评价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绩效水平奠定基础。 

    

  第四篇  保障措施 

    

  第十六章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着力提高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中小学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建立完善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建立健全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教育、监督、惩治相结合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 

    

  第十七章  加强教育督导 

  深化教育督导改革,督促政府切实履行教育责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督促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教育教学质量;创新开展督学责任区工作,使教育督导常态化、经常化,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开展中小学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依托专业监测平台,探索质量监测新机制。 

  加强督政力度,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开展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针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科学整合工作内容,有效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探索开展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督促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履行教育监管、服务和指导职责,促进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完善督学机制,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将学生的全面发展、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等纳入学校督导评估体系中。开展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督导评估制度。建立督学责任区建设长效机制。深入推进督学责任区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建立和完善督导责任区长效机制,加强经常性督查和指导,构建市、县(区)、学校三位一体督导网络体系。完善教育督导体制,重视督导结果运用。建立健全教育督导报告制度、公示制度、约谈制度、奖惩制度、限期整改制度、复查制度,主动回应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提高督导工作权威性和实效性。开展第三方评价在督导工作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试行与同级政府部门联动督导、购买专业评价服务、开展社情民意调查、跨地区督导合作等工作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和网络技术,构建教育督导网络信息平台,提高教育督导现代化水平。 

  探索质量监测新机制,发挥督导推力作用。加强质量监控工作研究,建立教育质量监控常态化机制,每1-2年开展一次全市性的学科质量监测,引导社会、家长正确评价教育质量,指导学校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的依据。 

  完善教育督导机构,加强督导队伍专业培训。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委员会机构作用,相对独立行使教育督导职权,完善教育督导的各项职能。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育督导专业队伍,加强专兼职督学队伍遴选、培训和考核,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督学培训,加强责任督学的专业培训,提升督学专业素质,不断提升教育督导专业化水平。 

    

  第十八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坚持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以补足配齐为重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以农村教师为重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以提升专业化水平为重点,实施教师队伍强质增量工程。到 2020年,教师数量基本满足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教师结构性矛盾基本缓解,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基本理顺,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提高,形成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提升师德建设水平。加强师德教育,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完善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坚持师德师风评价与专业水平评价相结合,规范教师从教,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建立优秀教师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一是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积极选派教师、校长参加国家、自治区级培训,构建市、县(区)、学校三级联动的教师培训体系,分级制定培训规划,基本形成以国培、区培、市级培训为引领、县(区)培训为支撑、校本研修为基础的教师培训格局。建立完善职业院校与高校、企业联合培训教师的有效机制。二是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建设柳州市教师培训中心,扶持每个县(区)各建设好一个教师培训机构,争创自治区示范性市、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加强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培训专家库。三是优化教师培训内容和方式。将教师专业标准、师德教育、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通识课程列入教师培训必修模块。以项目为抓手,着力推进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深度融合,探索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四是落实培训经费。教师培养培训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加强经费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推进教师、校长交流机制。完善城镇优质师资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制度。继续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相关部门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切实把教师支教轮教经历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任、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适时选派城镇学校教师、校长到教育先进地区,选派农村学校教师、校长到市区学校挂职学习交流。建立完善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定期交流机制。 

  完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一是规范管理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城乡统一的教职工编制标准,按规定及时核定高职、中职、特殊教育学校编制,定期对学校教职工编制违规使用及吃空饷问题进行清理,各级编制部门应将非教育系统改革调整出来的编制优先用于中小学校。二是规范中小学校编外聘用教师管理。出台《柳州市区中小学校聘用教师管理暂行办法》,核定聘用教师控制数,提高和保障聘用教师工资待遇,对市区公办中小学校编外聘用教师实行与聘用学校在编教师同等待遇。三是严格控制教学辅助人员用编数量,按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补充学校生活管理等工勤人员,财政部门按后勤服务聘用人员控制数及时拨付相关经费四是实行区考县管校聘的管理机制,区考即自治区级统一组织教师招聘考试;县管即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履行对中小学教师的公开招聘、岗位设置、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职能,实行人事、编制事项报备制;校聘即学校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负责教师的日常管理和使用。各县区要成立教师管理中心,统筹管理校长和教师。五是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与教师考核评价、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相配套的退出机制和保障政策。六是完善教师、校长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以政府主导,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制等部门密切配合的教师管理机制,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在中小学教师招聘、培训、考核、交流等方面的管理职责。理顺校长管理权限,积极推行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机制。   

  加大教职工激励举措。完善教师岗位聘任管理制度。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考评机制、绩效工资制度,加大教师表彰奖励力度。完善教师参与民主治校制度。完善教师住房建设政策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 

    

  第十九章  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市区学校严格按照《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及《柳州市中小学布点规划(2010-2020年)》,对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标准化建设,整体规划建设好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达到教育现代化办学要求,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保障适龄儿童平等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对柳江县现有的中小学布点规划进行重新修编,按照修编后的布点规划要求,对柳江县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标准化建设,使学校达到教育现代化办学要求。进一步改善柳江县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通过新建、改扩建现有高中阶段校舍,扩大办学规模。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通过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简称全面改薄),使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生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县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实现农村薄弱学校有教室、有课桌椅、有厕所、有开水、有床位等最基本办学条件的目标。 

  农村学前教育进一步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力争到2020年底前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新建中心幼儿园、并利用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改造为幼儿园,同时在农村学校或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并配备足够的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设施等,满足基本办园需要。 

  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为改善高中办学条件,缓解全市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满足适龄学生就读普通高中的迫切需求,通过新建、改扩建现有高中校舍,扩大办学规模,并启动市一中迁建、新建铁一中柳东校区的工作。 

  进一步完善职教区布局。加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分院一期建设进度,适时启动二期建设工作。积极配合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开展迁建相关工作,尽快实现新校园办学。进一步完善铁职院、城职院、一职校、二职校办学条件,扩建教学、生活用房等基础设施。 

  加强城市学校标准化建设。继续完善城市学校建设标准;通过对学校建设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建设标准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校舍安全、适用,防止追求建设豪华学校。科学安排教育基本建设投资,政府保障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投入,公办幼儿园、普通高中和高职院校等基本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贷款、融资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积极探索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设立教育建设基金,保障各阶段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 

  加强农村学校工程建设。强化组织领导,规范项目申报程序,遵循安全、节俭、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把满足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基本需要放在首位,着力加强全面改薄项目推进,积极争取落实各级各类资金,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同时将中小学及幼儿园的项目建设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评。 

  市区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规划。全市2016-2020年市区中小学校、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共涉及105所学校134个项目,总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规划投资总额约50.8亿元。工程主要包括继续完成三年攻坚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项目以及职教园区建设等。 

  十三五期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规划。全市2016-2020年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共涉及983所学校,规划投资总额34.29亿元。其中,高中11所,规划投资6.41亿元,初中79所,规划投资9.7亿元,小学679所,规划投资14.2亿元,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规划投资1.09亿元,幼儿园205所,规划投资2.89亿元。涉及土建项目共2926个,规划投资28.47亿元;设施设备购置规划投资5.82亿元。 

    

  第二十章    大力实施教育惠民政策 

 (一)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教育帮扶计划,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加强精准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基本办学条件。 

  统筹各类资金计划投入2.89亿元支持具备条件的贫困地区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切实解决贫困地区幼儿入园难问题,且基本满足办园需求 

  统筹各类资金计划投入全面改薄项目24.98亿元,建设校舍面积130万平方米,采购设备购置585万台(件/套)。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基本生活条件。 

  支持贫困县继续新建、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学校,举办多种形式的高中阶段教育。统筹各类资金计划投入 6.41亿元建设11所普通高中,建设校舍面积33万平方米,购置设施设备73.98万台(件/套),帮助贫困地区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支持每个县办好1所新型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到2020年,基本达到国家和自治区办学标准。指导和支持每个贫困县的县级中专办好1-2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支持融水县、三江县职业学校申报自治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职业教育基地,更好地服务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实施精准资助,帮助贫困学生无障碍就学。 

  进一步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阶段学生资助政策,在现有资助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档资助,对特困生给予重点资助。对资助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确保建档立卡户子女的资助一个不能少。对具有广西户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实施15年免费教育,即免除学前教育保教费,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 

  ——组织精准帮扶,确保结对帮扶衔接到位。 

  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和学生的结对帮扶体系。全面覆盖贫困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和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提高贫困县的招生比例。中职学校优先录取贫困地区学生,在普通高中设立定向扶贫班,从高等教育入口向贫困县、乡、村进行政策倾斜,扩大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帮助全市贫困地区更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落实精准就业,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保障。 

  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推进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办学、校企合作等,推动企业提前介入职业教育,全程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断提高职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契合度,提高职校学生就业率。实施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就业创业帮扶计划,建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帮扶制度,对两后生进行免费再培训,有效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创业。 

  (二)健全和完善资助政策和工作机制,加强管理  

  健全资助工作的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加大督查力度,确保资助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确保应助尽助。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资助政策,优先资助农村建档立卡户子女,对农村建档立卡户子女逐步实施15年免费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根据精准扶贫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校学习期间进行精准管理,全程帮扶,使其完成学业。 

  (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免费午餐工作 

  免费午餐覆盖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市区特殊教育学校加强对免费午餐的安全卫生、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注重免费午餐的营养搭配,不断提高免费午餐的质量。 

    

  第二十一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目标,按照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各方重视,多方参与,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支撑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服务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实现三通城区全面覆盖,农村基本覆盖,到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平均每班级4M带宽接入,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和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室比例分别达100%85%以上,高中阶段学校多媒体教室比例达100%80%以上的市区学校具有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校本特色。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到2017年,100%的全市教师都通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2020年实现课堂信息化教学常态化、普通化。 

   (一)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推广和应用

加强全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完善和推广,建立完善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到2020年,全面建成内容丰富、功能完备、特色突出的柳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区域教学质量提升和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完善柳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全市资源和应用的集聚,为学校、社会教育机构、教师、学生、家长提供统一的信息化服务。 

  ——全面建设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抓手,逐步建立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开发应用机制,引导高等院校、教育研究机构、社会教育机构、教育相关企业以及基础教育学校广泛参与和协同建设,建设一批区域性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积极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和政策环境,形成柳州市特色教育资源与服务体系。 

  (二)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 

  以资源共享为原则,全面推进智慧教育数据中心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完成柳州市智慧教育云数据中心建设,各学校全面接入云服务平台的管理类应用,教师使用教研类应用的有效参与率达90%以上。 

  ——推进智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工程。采用“云”+“端”的技术架构,启动市教育云数据中心和云灾备中心项目,实现一城两中心教育云一体化平台建设,搭建全市信息应用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以及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涵盖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信息的智慧教育基础数据库。 

  ——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升工程。按照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要求,搭建智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学生、教职工、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考试与评价、教育质量监管体系等信息化管理。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管理规范化、高效化,实现教育信息跨校、跨区域、跨单位的交互共享。

  ——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以信息化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全面推进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全面加快职业院校教育模式、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转变,开发建设柳州职业教育基础数据平台,建设一批在广西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职业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建设柳州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中心,巩固提升柳州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 

  (三)提升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进一步提高智慧教育信息化普及率,提升信息系统在教育体系的应用。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信息化教学激励机制,实现90%以上的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城镇及农村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 

  ——大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学生信息素养。重点推进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完善顶层设计;整合相关项目和资源,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新模式,对教师进行提升培训,实现90%以上的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的兴趣和意识,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完善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拓展教师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推动信息化教学常态化、普遍化。 

  (四)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 

  ——重点推进“数字校园”示范校工程。采取政府推动、示范引领、分步实施的方式,推动各中小学校实现基础设施、教育教学资源、业务管理系统、师生应用能力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完成国家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全市三所示范校的数字化建设基础上,扩大自治区级、市级示范校建设。加快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与融合应用,推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学习环境建设,搭建课程资源与知识共享环境、科研协作平台和数字化应用平台。 

  ——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模式。积极利用成熟技术和平台,拓展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方式,统筹推进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优化教学模式,以人人通的广泛、深度应用进一步体现校校通”“班班通的综合效能。 

——构建一体化智能运维体系。智慧教育运维体系应实现统一组织机构管理、统一网络和数据中心运维、统一标准规范指导、统一服务商准入管理、统一技术支持、统一运维服务管理体系、统一运维资金保障。 

  (五)推动智慧教育标准与规范体系建设 

  ——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评估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柳州市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和评估标准,推进教育行政部门与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柳州市教育体系信息化整体发展。 

  ——教育信息化应用和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建设完整的软硬件环境,进一步建立推广、应用、管理对应的相关体系,保证系统得到充分的利用。 

  ——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和战略研究体系建设。设立教育信息化专项研究课题,开展信息化推进政策措施、教育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智慧教育建设和运营模式等方面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规律。通过信息化试点校和柳州试点项目的创新,引导全市教育信息化快速、高效、稳步发展。 

    

  第二十二章   坚持依法治教 

  在全面实现全市中小学校青少年法治教育普及率达100%的基础上,通过建设和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不断总结青少年法治教育经验,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推动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和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完善教育依法行政管理工作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工作。建立和完善全市教育系统的行政执法体系建设。 

  全面培养青少年法治素质。结合七五普法工作规划,把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素质,作为全市各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法治教育体系,建立学生法律素质评价标准。把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体系,将法治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法治教育网络,不断提高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水平。 

  全面推进教育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做到行政执法主体合法,程序规范,适用法律正确。通过制定教育系统工作制度,保障教育行政执法工作责任的落实,并建立责任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保障完善的行政执法体系。推行评议考核制度,健全行政执法错案赔偿制度和行政执法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的监督作用。加强机关公务员法律学习培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 

  深化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进程。开展全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推进全市教育系统法治化进程。推动制定教育地方性法规,强化地方性立法对教育改革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导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断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公共管理,提高学校制度化、法治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水平。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校章程建设为抓手,并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指导和督促学校依法办学、依法管理。 

  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制定部门法律顾问制度,完善部门法律顾问建设工作。定期组织参加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续职)考试,加强教育行政执法队伍的建设及人员培训,储备执法力量,做好执法人员经考核后执证上岗工作。推动学校普法队伍建设,落实法治宣传教育课时、教材、师资、经费进校园,增强教育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三章  强化学校安全管理 

  在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营造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校安全文化,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加大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全市学校安全基础设施配备达到国家标准,安全管理队伍进一步健全,为师生创造安全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 抓共管安全管理责任制,形成统一高效、运作协调的安全监管体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格局。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幼儿园)设立专职学校安全工作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多种途径相结合筹建专职校园安全工作日常督查队伍,形成市、县(区)、学校三级安全监管网络。 

  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学校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应急设施设备、应急场所等必要基础设施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 

  实施安全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依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公开遴选有资质的保安公司,聘用经过培训、持证、年富力强,符合安全管理需要的保安员,强化校园的门卫值守和内部巡逻防范,确保24小时有人巡、有人防,人防建设达标;保安员按标准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校园应建有门卫室,根据实际情况建有危险物品保管室,治安复杂地段校园应建有警务室,以加强与属地公安机关联系。到2020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应建有不低于2的围墙或实体屏障,全部实行封闭性管理。加强校园防恐反恐、防个人极端暴力应急队伍建设,各学校应常期建立一支10人以上,配备必要的装备的队伍。根据防恐防暴要求,校园大门一定区域应建有防撞设施。物防建设更加规范;严格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国家标准GB/T29315-2012),校园一定区域(门卫、保安室)安装有紧急报警(一键通报警)装置,入侵报警装置,重点部位安装有视频监控,建有视频监控室,实行专人监控、维护。视频监控实现与公安机关联网,技防建设进一步完善。实施校园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工程,切实夯实学校安全工作基础。 

  强化宣传教育和演练。强调形式创新、渠道拓展、形式多样和分类提高,整合、丰富校园安全教育资源,提高安全宣传教育有效性和针对性。落实应急救援演练要求,加强中小学生应急避险和避灾知识培训及宣教,强化中小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及应急避险演练,各部门联合开展学校师生火场逃生、自然灾害避灾、交通事故避险、暴力侵害应对等安全事件应对逃生的实操训练,提高教育系统师生应急逃生及自护自救能力。提高弱势、特殊学生群体的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安全监管队伍、安全教育课师资的培训。 

  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建设市区教育系统监控视频网络一体化平台,实现对市区内学校监控的实时调取,促进与公安天网平台共享。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工作档案及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类学校,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密切与各综治职能成员单位的联系,确保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工作符合综合治理的有关要求。 

  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通过项目扶持、加大投入、示范引领等方式,推进和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营造安全、法治、和谐的校园环境。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1月2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