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体育赋能打造“熟人社区”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来源: 鱼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 2025-05-20 09:10   


清晨的健身步道上邻里相约晨跑,太极课堂里银发学员认真练习,广场舞比赛中昔日“停车位冤家”变身默契搭档......麒麟街道凤起社区以“体育+”为突破口,探索创建“熟人社区”治理模式,推动党建引领、体育搭台、居民参与,实现从社区居民从“擦肩而过不相识”到“互帮互助一家亲”的温情转变。





党建红+运动蓝,编织社区治理“连心网”


凤起社区把党支部建在运动队伍上,让党员成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邻里关系的粘合剂。成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体育活动组织,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下设2个党员网格体育小组。通过建立需求、资源、项目3张清单,整合网球场、篮球场、游泳池等8处运动场地,推出“广场舞友谊交流赛”“银发太极课堂”等特色项目,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

同时,社区还创新“资源互换机制”,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可累积“运动时长”,共建单位开放场地则能获得社区“公益服务包”,形成“你帮我、我助你”的良性循环。

开展太极队线下熟人联谊活动




15分钟体育生活圈,家门口的“运动社交场”


每天清晨,退休教师王阿姨的晨跑小队准时出现在健身步道;上午8点,由社区"明星教练"黎叔带领的太极班准时开课。这些生动场景背后,是社区精心构建的“全龄友好运动网络”。社区通过科学规划,打造了包含篮球场、排球场、健身步道等在内的立体化运动空间,并在4个居民院落嵌入“微健身角”,配备适老化健身器材,实现健身设施全龄友好、便捷可达。

此外,社区还积极推动医体融合,邀请医生或健康专家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医生根据体质检测结果提供个性化运动建议,累计服务190余人次。通过“赛事活动常态化、服务供给精细化、医体融合特色化”,持续激活场地粘性,让居民在高频次互动中积累“熟人资本”。

推动医体融合,邀请医生或举办义诊活动




熟人治理,激活基层自治“内驱力”


在凤起社区,“12345”工作法让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医生每月下户1次,网格员每季度遍访2次普通家庭,3类突发情况必到、4类隐患必报、5类重点人群必访。更贴心的是“社区熟人库”——水电工、教师、心理咨询师等“能人”登记在册,定期开展“熟人服务日”活动,家电维修、心理咨询、义诊义剪等摊位前总是排起长队,“有困难找熟人”成为居民口头禅。而“体育+熟人治理”也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曾经因停车位争吵的邻居,在共同筹备社区广场舞比赛后成了搭档;曾经“躲着走”的物业与居民,在排球友谊赛中打开了话匣子.......

熟人服务日居民排队维修家电


随着“熟人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凤起社区正在积极探索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生动样本——在这里,体育运动不仅是健康生活的方式,更是编织邻里纽带、激发治理活力的“金钥匙”。


【打印正文】
分享本文至:

鱼峰动态

关注 | 体育赋能打造“熟人社区” 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清晨的健身步道上邻里相约晨跑,太极课堂里银发学员认真练习,广场舞比赛中昔日“停车位冤家”变身默契搭档......麒麟街道凤起社区以“体育+”为突破口,探索创建“熟人社区”治理模式,推动党建引领、体育搭台、居民参与,实现从社区居民从“擦肩而过不相识”到“互帮互助一家亲”的温情转变。





党建红+运动蓝,编织社区治理“连心网”


凤起社区把党支部建在运动队伍上,让党员成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邻里关系的粘合剂。成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体育活动组织,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下设2个党员网格体育小组。通过建立需求、资源、项目3张清单,整合网球场、篮球场、游泳池等8处运动场地,推出“广场舞友谊交流赛”“银发太极课堂”等特色项目,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

同时,社区还创新“资源互换机制”,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可累积“运动时长”,共建单位开放场地则能获得社区“公益服务包”,形成“你帮我、我助你”的良性循环。

开展太极队线下熟人联谊活动




15分钟体育生活圈,家门口的“运动社交场”


每天清晨,退休教师王阿姨的晨跑小队准时出现在健身步道;上午8点,由社区"明星教练"黎叔带领的太极班准时开课。这些生动场景背后,是社区精心构建的“全龄友好运动网络”。社区通过科学规划,打造了包含篮球场、排球场、健身步道等在内的立体化运动空间,并在4个居民院落嵌入“微健身角”,配备适老化健身器材,实现健身设施全龄友好、便捷可达。

此外,社区还积极推动医体融合,邀请医生或健康专家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医生根据体质检测结果提供个性化运动建议,累计服务190余人次。通过“赛事活动常态化、服务供给精细化、医体融合特色化”,持续激活场地粘性,让居民在高频次互动中积累“熟人资本”。

推动医体融合,邀请医生或举办义诊活动




熟人治理,激活基层自治“内驱力”


在凤起社区,“12345”工作法让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医生每月下户1次,网格员每季度遍访2次普通家庭,3类突发情况必到、4类隐患必报、5类重点人群必访。更贴心的是“社区熟人库”——水电工、教师、心理咨询师等“能人”登记在册,定期开展“熟人服务日”活动,家电维修、心理咨询、义诊义剪等摊位前总是排起长队,“有困难找熟人”成为居民口头禅。而“体育+熟人治理”也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曾经因停车位争吵的邻居,在共同筹备社区广场舞比赛后成了搭档;曾经“躲着走”的物业与居民,在排球友谊赛中打开了话匣子.......

熟人服务日居民排队维修家电


随着“熟人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凤起社区正在积极探索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生动样本——在这里,体育运动不仅是健康生活的方式,更是编织邻里纽带、激发治理活力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