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山下播星火(上)
来源: 鱼峰区委宣传部  |   发布日期: 2021-03-04 10:30   

在《中国共产党柳州历史》的光解篇章中,有两幅中共柳州城区革命活动点示意图,在1927年的示意图上,有一面红旗插在窑埠码头;1942年的示意图上,有一面红旗插在窑埠小学,还有一面红旗插在窑埠下村。这“三面红旗”告诉读者,位于原柳东镇的窑埠村,是具有革命斗争光荣历史的老革命根据地,从古老的窑埠码头到菜花争妍的窑埠下村,一路上充满红与白较量的传奇色彩。

早在1926年7月,柳州就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中共柳州支部干事会。值此大革命时期,中共柳州支部在龙城城郊点燃革命星火,率先在近郊的雅儒、黄村、北关外、窑埠、渡笼、双冲等乡村建立了6个农民协会,并于1927年初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民部的批准,颁发了印信及旗帜。窑埠村与城东仅一水之隔,农民进城坐船过渡,只需十几分钟就到了。因此,城里开展的革命活动,共产党传播的革命思想,很快影响到窑埠村的农民群众中。窑埠村农民在中共柳州支部农运工作队的带领鼓动下,与本村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展开斗争,把政权夺回农民协会手中,按农会章程办事,自己管理乡政,修路办学。柳江县警察署规定农民进城卖菜要领取牌照,缴纳税款,否则不准进城卖菜。北关外、雅儒、黄村3个农会,为此组织农民上街游行,强烈要求警方取消这一不合理的规定,否则停止进城卖菜、挑大类。窑埠农民闻讯,纷纷参与这场斗争,不过河去卖菜。农民持续斗争6天,得到城内各界群众的支持。警方迫于各方的巨大压力,只好取消农民进城卖菜的牌照捐税。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波及柳州。中共柳州支部受到严重破坏,城郊的工农革命运动及农民、妇女、学生群众组织陷入瘫痪状态,窑埠农民协会也被迫解散。可是,中国共产党在窑埠播下的革命火种并没有熄灭,深受革命思想影响的窑埠农民,已经认定共产党是真心实意为人民的政党,只有跟着共产党走革命道路,农民才有翻身之日。他们相信,蟠龙山终会云开雾散,重见光明!

尽管窑埠村浸透在国民党统治的凄风苦雨之中,中共柳州地下党的秘密活动,始终连结着窑埠这个据点。1941年10月,覃显受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派遣,从南宁到柳州从事地下工作。他就在窑埠与胡习恒同志按党的符号接」上组织关系。随后又与胡习恒、曾少庆建立了党小组。

1942年6月,中共广东省委的地下党员罗培元,吕冰夫妇来到柳州。罗培元进人柳州日报社任编辑部主任,昌冰在龙城中学教书。1943年下半年,昌冰的父亲吕昭仁、母亲杨学柳从桂林迁到窑埠下村定居。罗培元、吕冰经常过河来看望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正常往来。窑埠下村的农民,大多数人是从陆川县逃荒而来,其中也有一些不满现实的国民党退役军官、职员、教师等。如曾任过柳州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的吕昭仁,当过国民党军某部参谋的吕明政,做过柳州市政建设总工程师的吕翰璇,以及龙城中学教师、在窑埠开办农场的黎达愚等。罗培元夫妇对这些有正义感、对共产党有一定认识和同情的进步民主人士,有意识地接近他们,做宣传教育工作,争取到他们无私地积极地支持共产党,为后来在窑埠村发展党组织打下了群众基础。窑埠村从此成为共产党最安全可靠的活动据点和交通联络站。

(未完待续)


【打印正文】
分享本文至:

鱼峰动态

蟠龙山下播星火(上)

在《中国共产党柳州历史》的光解篇章中,有两幅中共柳州城区革命活动点示意图,在1927年的示意图上,有一面红旗插在窑埠码头;1942年的示意图上,有一面红旗插在窑埠小学,还有一面红旗插在窑埠下村。这“三面红旗”告诉读者,位于原柳东镇的窑埠村,是具有革命斗争光荣历史的老革命根据地,从古老的窑埠码头到菜花争妍的窑埠下村,一路上充满红与白较量的传奇色彩。

早在1926年7月,柳州就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中共柳州支部干事会。值此大革命时期,中共柳州支部在龙城城郊点燃革命星火,率先在近郊的雅儒、黄村、北关外、窑埠、渡笼、双冲等乡村建立了6个农民协会,并于1927年初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民部的批准,颁发了印信及旗帜。窑埠村与城东仅一水之隔,农民进城坐船过渡,只需十几分钟就到了。因此,城里开展的革命活动,共产党传播的革命思想,很快影响到窑埠村的农民群众中。窑埠村农民在中共柳州支部农运工作队的带领鼓动下,与本村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展开斗争,把政权夺回农民协会手中,按农会章程办事,自己管理乡政,修路办学。柳江县警察署规定农民进城卖菜要领取牌照,缴纳税款,否则不准进城卖菜。北关外、雅儒、黄村3个农会,为此组织农民上街游行,强烈要求警方取消这一不合理的规定,否则停止进城卖菜、挑大类。窑埠农民闻讯,纷纷参与这场斗争,不过河去卖菜。农民持续斗争6天,得到城内各界群众的支持。警方迫于各方的巨大压力,只好取消农民进城卖菜的牌照捐税。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波及柳州。中共柳州支部受到严重破坏,城郊的工农革命运动及农民、妇女、学生群众组织陷入瘫痪状态,窑埠农民协会也被迫解散。可是,中国共产党在窑埠播下的革命火种并没有熄灭,深受革命思想影响的窑埠农民,已经认定共产党是真心实意为人民的政党,只有跟着共产党走革命道路,农民才有翻身之日。他们相信,蟠龙山终会云开雾散,重见光明!

尽管窑埠村浸透在国民党统治的凄风苦雨之中,中共柳州地下党的秘密活动,始终连结着窑埠这个据点。1941年10月,覃显受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派遣,从南宁到柳州从事地下工作。他就在窑埠与胡习恒同志按党的符号接」上组织关系。随后又与胡习恒、曾少庆建立了党小组。

1942年6月,中共广东省委的地下党员罗培元,吕冰夫妇来到柳州。罗培元进人柳州日报社任编辑部主任,昌冰在龙城中学教书。1943年下半年,昌冰的父亲吕昭仁、母亲杨学柳从桂林迁到窑埠下村定居。罗培元、吕冰经常过河来看望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正常往来。窑埠下村的农民,大多数人是从陆川县逃荒而来,其中也有一些不满现实的国民党退役军官、职员、教师等。如曾任过柳州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的吕昭仁,当过国民党军某部参谋的吕明政,做过柳州市政建设总工程师的吕翰璇,以及龙城中学教师、在窑埠开办农场的黎达愚等。罗培元夫妇对这些有正义感、对共产党有一定认识和同情的进步民主人士,有意识地接近他们,做宣传教育工作,争取到他们无私地积极地支持共产党,为后来在窑埠村发展党组织打下了群众基础。窑埠村从此成为共产党最安全可靠的活动据点和交通联络站。

(未完待续)